熊倪的前半生
一九八一年,年僅七歲的熊倪在湖南長沙三塘小學讀一年級。一個偶然的機會,動作輕盈,滿臉靈氣的他被前往挑選跳水隊員的業餘體校教練相中,進入了一個他完全陌生的水世界。正因為陌生,他對這個波光粼影的空中芭蕾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枯燥的訓練中投入了一個小男孩少有的熱情。兩年下來,九歲的熊倪便在那一群小孩中脫穎而出,進入了湖南跳水隊,成為一名專業跳水隊員。
在隨後的全國跳水錦標賽,小熊倪表現出色,得到了中跳水隊總教練徐益明的賞識,終在一九八五年躋身人才輩出的中跳水隊。
進入中國體壇的關鍵幾步,對絕大多數運動員來說都頗為艱難,但熊倪卻似乎是在一經意間就輕邁過了。而幸運女神還在偏愛這個靈秀小男孩,在八八年漢城奧運會還給他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好機會。
那屆奧運會的男子跳水比賽,為美國跳水王子盧根尼斯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卻為中國跳水小將熊倪寫下了一個輝煌的開篇。雖然盧根尼斯最終獲得男子跳台金牌,但獲得銀牌的熊倪卻以優美的風度和出色的表演成為人們比目中的冠軍。人們紛紛預言:盧根尼斯退役後,國際跳壇將進入一個「熊倪時代」。
然而,恰恰是漢城奧運會給熊倪的跳水生涯帶來了一個轉折,使他的後八年進入了陰雲密佈的「梅雨季節」。
漢城奧運會的成功,使十四歲的熊倪還沒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位置,就陷入了榮譽的光環之中,在外界牽引下,熊倪不自覺地參與了種種活動,過多地分散了本應屬於訓練的時間和精力,以致在他流連的空隙,一批新手迅速成長起來。他的師弟孫淑偉也是在十六歲的時候獲得巴塞隆拿的奧運金牌,而他卻將漢城的銀牌換成了銅牌。
巴城的失利使他警醒,他終於看清眼前的形勢,意識重回本該屬於自己的位置。但此時,國際跳壇已是群雄並起,傷病又像惡魔一樣追逐著他,使得他在幾次國際國內比賽中因力不從心而成績難如人意。「熊倪老矣」!這個曾經倍受外界關注的「金童子」逐漸從人們的議論中淡去。
此時的熊倪,身心交瘁,那個一臉陽光燦爛的十四歲男孩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的「憂鬱王子」。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熊倪選擇了前者,他要在亞特蘭大奧運會進行最後一搏。
成功了!他不僅為自己贏了一枚奧運會金牌,還為中國男子跳板跳水實現了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
二十二歲的熊倪再一次陷入鮮花和掌聲的包圍之中,但此時他已能很清醒認識到,在榮譽背後,是一條坎坷不平的足跡。